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在“2025数智赋能 科创未来”第四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主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发布了《2024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调研报告》。报告呈现了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在互联网使用方面的行为画像、风险特征与发展趋势。
据介绍,本次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面向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青少年,共收集有效问卷8656份,调查旨在深入了解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的行为模式、偏好及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政策的科学制定与实践路径的落地提供数据支撑。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约为1.85亿,未成年人用网呈现低龄化趋势。调查中,55.2%的受访青少年日均上网不超过1小时,约13.6%的受访青少年日均上网超过3小时,研究人员指出,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问题不容忽视。受访青少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平台包括微信、抖音、百度、哔哩哔哩等。

(图片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提供)

(图片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提供)
报告还系统评估了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文化理解及环境适应等五个维度的网络素养能力,结果显示认知与行为维度得分相对较高,但情感调节与文化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提示在教育中应加强人文关怀与价值引导。
报告最后提出了十项针对性建议,包括推行“五阶式”网络内容分级制度、加强AI辅助下的家长监管技术、构建教育、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化建设、将青少年网络保护纳入平台社会责任考核等,强调以赋权、赋能、赋义为核心,构建多元共治的青少年网络保护生态。
发布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教授表示:“面对网络时代的深刻变革,亟需以系统思维与科学数据支撑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转型。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洞察,为政策制定与教育实践提供坚实依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全国工商联公布2025民企500强纳税排名:腾讯592亿元位列第一08-28
厨师也要写周报,复盘会解决“有问题”的人,当县城职场染上大厂病08-26
修水县中雨鞋业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08-26
e法耀陇原08-22
信阳市教育体育局开展业务能力提升专题讲座08-20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普法宣传活动开展08-17
河南洛宁公安持续严查未成年人违规骑行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