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数据如何赋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07:10:00    

研判学科人才供需关系,数据体系如何搭建?动态监测成果摆在案头,有关各方如何运用?

……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加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人才供需适配的动态监测,对高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围绕其中的关键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有关专家。

1

供需适配的数据基座越来越大

“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是吸纳工学人才的主力。”

“土木、水利、测绘等传统工科在长三角区域仍保有一定需求。”

……

日前,在大连举行的“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上,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姜华团队发布的《2025—2028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报告——基于高等教育学科分类》,引发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报告采取了全新的数据分析逻辑:依托多渠道网络招聘平台,系统采集全国范围内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数据,通过构建产业—职位—专业—学科的多维映射关系,精确提取2025年各产业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数据。

“我们从散落各处的职位描述中,提取‘职位+专业组合’的数据。”姜华介绍,数据库收录了300万份有效样本,搭建起深入分析的数据基座。

据悉,随着就业去向数据越来越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与教育教学模式革新的重要推手,国内研究团队均在数据收录和分析上下足功夫,数据基座越来越大。就在这个假期,多个有关报告出炉。比如,中国自动化学会发布《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图谱》,以多源异构、动态演化、全域覆盖的数据矩阵为基底,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的宏观态势、演进趋势与核心能力建设进行了系统性解构与战略性研判。

“传统的学科专业调整工作模式往往难以快速响应产业和技术变革的需求,而依托数据,可以将就业市场的信息及时传导给学校、政府,实现就业与人才培养的动态联动。”姜华说。

2

“数据孤岛”困境仍需突破

虽然围绕学科调整、供需适配的动态监测,已有很多研究团队有成果产出,但记者了解到,真正把数据成果转化为调整实践,还有诸多环节急需突破。

一名高校干部表达了来自学校的担忧:“一份数据摆在你面前,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总体来看,当前在业内,针对人才供需适配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型,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标准框架。

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对高校的研究团队来说,顺利获得企业的相关数据并不容易。不少企业对高校的数据需求热情不高,觉得对接起来费时费力,于企业生产无益;一些中小型企业相关工作较为粗线条,无法提供精准的岗位需求……这些都会产生“数据污染”的问题。

与此同时,对很多体量大的综合类高校来说,在及时调整学科、优化专业方面,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

一位来自某农业院校的规划处干部举例,近年来对一些在就业市场上遇冷的专业,很多学校缩减甚至暂停招生,但对其所在学校来说,同类专业有些是对农业基建学科的重要支撑,如果贸然采取行动,影响的是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生态,“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力度与市场需求适配,对学校来讲,也是一道需要多方考量的难题”。

种种因素制约下,动态监测信息仍需加快突破“数据孤岛”的尴尬境地,切实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发挥数据效能。

3

以精确数据和制度建设推动应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纵深推进,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主体,预计今后10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还会持续增加。破解社会需求真实性、教育供给有效性、供需适配精准性的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产业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岗位需求持续升级,如何在这样的动态变化中摸清人才培养基本走向,是有关各方必须合力攻克的难题。”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杨颉说。

事实上,不仅是高校,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也在为准确的供需数据挠头。某地人社部门的干部告诉记者,市场千变万化,企业用人需求波动很大,掌握较为准确的数据一直不容易。

对此,有专家建议,要加快建设学科专业高能级动态信息服务平台,可整合教育、人社、科技等多部门数据资源,构建AI驱动的“学科专业—人才供需”预测模型,实现就业市场监测、技术趋势预警、学科专业调整决策的一体化闭环。

杨颉表示,对动态监测的数据报告关键还是要“用起来,在用中不断完善”。“要在推动高校积极性上下功夫,以制度建设推动学校实现专业设置与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的良好对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优化升级的需要。”杨颉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5日 第03版

作者:本报记者 高毅哲

相关文章:

高校被曝全员停发工资,校方通报08-25

数据如何赋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08-25

做好学校内部管理“加减法”08-25

双焦涨势阶段性“哑火” 供应偏紧下市场预期向好08-23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荣获佳绩08-19

学费1.4万突然涨到2.8万,校方回应08-10

429分!郑州市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定了,录取结果明日可查(附各校录取分数线)07-25

“好房子”时代启幕 山西探索品质住宅新样本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