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美高原奋斗者】掏心窝说事儿 件件贴着牧民的日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1:25:00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栾雨嘉

7月8日,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乡曲海村广袤的草原上,村民正围坐在一起,听村党支部书记尕藏三智宣讲实用的调解知识。

尕藏三智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拣草原上最常见的事儿讲。邻里间的牧场边界争执、牲畜误闯的赔偿计算、家庭的赡养分工,桩桩件件都贴着牧民的日子。

“像牧场边界问题,把村里参与划分的老人请来或按凭证划清,多占的用放羊、让地等方式补回来;牲畜误闯问题,大家一起坐下来算清啃了多少草,赔钱、帮放半个月牛羊,或用酥油、奶渣抵都成……”草原上响起尕藏三智洪亮而有力的声音。

说到家里的事,他更接地气:“老人赡养,离得近就多承担日常照料,住得远的常寄些赡养费,老人生病轮流来帮忙,过节时一起回家团聚。法律说子女都有义务,可草原上的理,是‘心到比钱到更重要’。”

在广袤草原上,尕藏三智就像一条纽带,维系着全村的团结,让矛盾在情理交融中慢慢化解。

深耕基层调解二十五载,尕藏三智太清楚草原上的牧民居住的分散,给基层工作带来不少难题:沟通耗时费力,医疗、教育、法律等公共服务难覆盖,邻里间的小矛盾若不及时化解,很容易升级。

于是,尕藏三智坚持主动出击,开着一辆旧轿车,随身带着装有法律法规、急救药品、写有牧民生计的笔记等内容的“调解包”,将服务与温暖送向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不让距离成为隔阂,不让等待酿成矛盾。

有一次,村民多杰仁青与妻子仁青卓玛因日常琐碎争执不休,甚至闹到要离婚,孩子也因此萎靡厌学。

尕藏三智立马开着车来到家中调解:“你们俩都坐下,我知道这些日子你们吵得凶,心里都有气。”

“想想你俩刚成亲那会多好啊!你看卓玛这双手,常年喂牲口、做家务,冻疮都裂了口子,不是为了这个家?多杰仁青你肩上这袍子,磨出个洞,还不是天天在外奔波忙活?”

“你俩每次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俩娃就在旁边看着。夜里娃哭着醒过来,嘴里喊的是‘阿爸阿妈’,白天上课也没精神,还逃课。你们说,这日子要是真散了,娃咋办?日子过久了,谁家没点磕磕绊绊?有话好好说,多看看对方的难,日子才能往好里过,对不?”

一番话下来,夫妻俩终于和好如初。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化解牧区基层矛盾纠纷,托叶玛乡党委政府创新举措,以全县闻名的金牌牧民调解员尕藏三智为核心,精心打造了“尕藏工作室”。

工作室坚持“守民心、有热心、常细心、用诚心、持公心”的“五心”工作法,整合托叶玛乡党委政府、乡司法所力量,聚焦草场纠纷、婚姻家庭、邻里摩擦、小额债务等牧区常见矛盾,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

在具体的纠纷调解中,“尕藏工作室”的工作方法尽显温度与智慧。遇上肉增才让拖欠6946.5元汽车按揭款的事,工作室主动找上门,几次往返后摸清了他因家里牲畜出栏遇挫、临时凑不齐钱款的窘境。随后一边拿出合同条文细细讲解,明确按期还款的约定,一边又跑到汽车销售公司,反复说明牧民的实际困难,最终促成双方约定分三个月逐步还清,既没让企业吃亏,也给了肉增才让喘息的余地。

而面对索南才让与次成木的7500元借款纠纷,次成木总以“手头紧”拖延,急得索南才让天天往工作室跑。调解人员没有偏听偏信,先核对借款时的字据,明确次成木的还款责任,又留意到次成木家的牛棚里刚添了几头小牛犊,便提议用三头适龄肉牛折算欠款。一番称重估价后,双方都点头认可,索南才让牵回了牛,次成木也卸下了久拖的包袱,一场僵持许久的纠纷就此化解。

“我们始终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依法调处’,用‘毡房调解’‘牧场巡调’把服务送到牧民帐篷前,就是要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与牧民满意度。”在他看来,“基层治理只要围着群众需求转、带着真情实感干、守着公平正义办,就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根基。”

相关文章:

【最美高原奋斗者】掏心窝说事儿 件件贴着牧民的日子07-15

江苏明确: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07-06

山西省总工会助力职工消费“十项措施”来了!快看看你能领哪些福利→06-24

陕西榆林星元医院“健康中国进社区”(榆林站)走进新明楼街道06-23

“福茶融天山・艺韵传丝路”赠茶仪式暨泉昌文化雅集活动举行06-16

焦点访谈|新出台的民生“大礼包”如何影响你我?详解亮点06-12

镜头里的生态答卷——对话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首席签约摄影师鲍永清06-09

上海将加强患者转诊医疗服务: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加强检查结果互通互认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