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利用他人肖像供用户“换脸”牟利,软件公司被判侵害肖像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2 10:57:00    

南都讯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某软件运营公司通过AI技术开发运营“换脸”软件牟利,该公司在未获授权情形下,利用他人肖像供用户“换脸”,法院认定该公司构成侵害肖像权,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3000元。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型案例,上述案例入选。

典型案例显示,某软件运营公司开发运营一款软件,用于供付费会员使用他人的照片进行面部替换(俗称“换脸”),进而生成面部为该他人的作品。该公司未经彭某某同意,自行在软件中上架彭某某的肖像供会员“换脸”并牟利。彭某某认为其肖像权受到侵害。彭某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软件运营公司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共计5万余元。

审理法院认为,自然人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自然人同意,他人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自然人的肖像。自然人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某软件运营公司未经彭某某授权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含有彭某某肖像的照片、视频,侵害了彭某某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最终判决:某软件运营公司向彭某某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3000元。

最高法表示,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AI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领航新兴技术发展的方向。一方面,AI技术驱动的产业形态和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为经济增添了新的引擎,注入了强劲活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技术无序发展、向害发展。本案中,某软件运营公司利用AI技术供用户“换脸”,构成侵权。而且,随着这类软件逐步增多,客观上会加大个人肖像权受侵害的范围和程度。该公司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经营,直接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权,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本案裁判结果提示相关主体在开发和应用AI技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并保护个人肖像权等人格权益。

相关文章:

影视飓风老板给全体员工发iPhone17ProMax:花费或超100万元,新人、实习生都有;其父为圆通速递总裁09-10

大恒科技:拟6亿元在上海新设子公司 拓展半导体、新兴产业领域业务布局09-10

新消费日报 | 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海澜之家拟赴港上市09-08

V观财报|电气风电: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1%股份09-08

芯片巨头公布重组方案 今日复牌 股价年内已涨近70%09-01

先健科技(01302.HK)公布中期业绩 将继续聚焦国际业务扩张08-29

上半年净利承压,四维图新称车企量产延迟系主因:下半年量产订单释放将迎修复08-23

今年股价涨幅近两倍、市值超780亿元的芯原股份 上半年亏损额却在同比扩大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