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岐山县聚焦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实施“1332”培养计划,构建选、育、管、用闭环机制,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人才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紧扣“1”个目标,优化班子结构。聚焦“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与工作合力”这一目标,全覆盖摸排全县村(社区)“两委”班子,精准研判运行情况,立足干部年龄、学历结构实际,按照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至少1名、社区至少2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行配备。坚持“双好双强”标准选拔优秀年轻人才,农村侧重选拔敢于闯拼、能有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带富能手,社区则聚焦于选拔精通治理、能有效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干部。通过持续注入年轻血液,显著优化班子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全面提升基层班子协同合力与服务水平。全县122个村(社区)“两委”班子配备35岁以下年轻干部130余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5人。
围绕“3”百计划,强化头雁储备。实施“三百”储备计划,即全县总体储备300名左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平均每个村(社区)动态储备2名左右。坚持“优中选优、科学培养、规范管理、因才适用”工作思路,严把入口关,重点瞄准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致富能手、技术能人、优秀退役军人、本土返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精准识别、悉心培育一批能力出众、综合素质过硬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班人。当前全县动态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01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约73%。
推进“3”大工程,系统赋能提质。推进“三大培育”工程,系统提升能力素质。一是实施“育苗工程”,将村(社区)后备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规划,围绕带富致富和基层治理能力,采用“课堂+实践”模式分层分类培训,县级示范培训不少于20%,镇级实行全员轮训。二是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根据个人特点和农村发展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镇机关跟班、专题培训、参与重点项目等方式,实岗锻炼,提升履职能力。三是完善“激励保障工程”,加大定向考录力度,积极推荐村(社区)干部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落实养老保险、体检、保险等关爱措施,健全完善问责干部帮扶机制和为干部澄清正名机制,消除干部后顾之忧。
创新“2”重帮带,实践淬炼成才。推行“多带一”+“一带多”帮带模式,为每名后备干部配备至少2名导师,优选镇班子成员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结对帮扶,传授工作方法、解决问题思路和产业技能,加强关心关爱,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强化实践锻炼,通过轮值轮班、交办急难险重任务、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担任书记助理职务、列席“两委”会议等方式压担磨练,引导深度参与村级事务,提前熟悉工作流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李晓波 蒋彦鹏)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相关文章:
宝鸡市岐山县:实施“1332”培养计划 储优村级后备力量09-15
明年2月实施!事关鹤壁所有中小学生!09-04
八旬老兵践初心 小区“一宝”暖邻里08-25
横岗街道六约北社区开展“代表活动月”活动07-26
爱心救助“小精灵” 线上线下齐宣传 我市以多种方式守护“会飞的邻居”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