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第六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建校五年来,始终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先后获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基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用试点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学科基地校”“贵州省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校”等。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完善,1000兆光纤进校园100兆光纤进班级,网络办公系统全覆盖,网络研修平台搭建完善。基本实现数智化助教、助研、助管。

建构育人体系,形成五育并举“新样态”
学校秉持“尊重生命·开放教育”的办学思想,将数字化转型作为落实“五育”融合的重要抓手。一是坚持多元共享理念,以“开放教育”打破时空界限,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二是坚持体系支撑,构建“三横三纵”数字化架构,即“基础层、应用层、决策层”和“教学线、管理线、服务线”。三是坚持机制创新,建立“每周数字教研日”“每月数字工具应用经验分享”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夯实硬件基础,打造智慧教育“新基座”
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建成五大特色空间:一是数字创客空间,配备机械臂、3D打印等智能设备,开设“AI编程”“创意机器人”特色课程;二是VR沉浸教室,实现跨学科场景再现教学;三是智能研修录播室,对接省馆智能研修AI课堂分析系统;四是智慧教室,平板终端全覆盖,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五是数字书画工坊,融合AI临摹系统与传统文房四宝,课上课下皆是学习资源。
紧盯教学阵地,吹响课堂改革“新号角”
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遵义市实验校,播州区第六小学成立信息中心,建设4间云教室,开展“双线混合式”教师培训,利用省市级专项课题研究,开展全校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与应用。结合“三次备课”要求,利用“A教研助手”,实现备课资源智能推送、课堂行为分析、精准智能教研等功能,在教师教方面,构建“数据分析诊断学情、问题导向设计教学、精准教学课堂提质、智能作业有效练习、靶向作业拓展延伸”融合数智技术的教学范式,在学生方面,构建“开放自主学、同伴互助学、精准有效学、持续深入学”融合数智技术的学习范式。
奏响时代强音,绘制教育数字“新未来”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试点校,播州区第六小学始终坚持“数字赋能教育创新,智慧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努力实现“数字驱动智慧教育新样态”的目标。
多方联动、构建体系。一是联动协同,开发“跨校选备、联合教研”等应用场景,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构建智慧教育共同体,为学校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二是互动进阶,坚持应用为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数字工具应用能力培训,着力提升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搜索与筛选能力、数字内容创作能力、数据意识与分析能力、网络协作与沟通能力、信息安全与道德素养。三是推动共享,建设学校数据“驾驶舱”,建成区域学科基地中心,实现教学质量精准分析与预警,辐射各区县学校突破数字化转型。
确定方向、明晰路径。一是探索学校管理数智化。建成5G+WiFi6双频覆盖的智能物联教育环境,健全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持续改进和优化;以数字化赋能优化学校治理流程,通过数据分析辅助决策,让学校治理更加科学高效。二是探索课堂教学数智化。以遵义实验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六大精准”模式为切入点,将现有的“三阶六步”(课前诊断-课中互动-课后延伸和目标引领-问题驱动-自主探究-互动分享-实践运用-任务清单)教学模式与技术工具深度融合,形成“三阶六步+AI”课堂范式,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三是探索教学教研数智化。依托AI备课助手、将数字工具融入课堂教学,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线上联合教研、数字化教学观摩,推动数字教材、数字资源库、在线课程等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大化发挥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价值,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及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智能研修平台使用率达100%。四是探索教学评价数智化。将师生数字素养纳入学校评价体系,融入课程,将过程评价与“数字争章”结合,覆盖品格、学业、艺术、运动、人文等维度,形成可视化成长档案;通过信息技术社团课程、数字创意活动、人工智能运用竞赛、数字文化节等活动,全面展示师生的数字作品和创新成果。
提档升级,优质发展。以品牌成就未来的思想,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新三年中,数字技术在教学、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数字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明显增强;实现教师运用AI助教能力达标率100%、技术赋能课堂占比100%的目标;积极行动,发挥试点作用,打造“黔北数字化转型示范校”,培育县域小学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开发“五育融合” 数字课程包,形成可复制的“播州六小方案”,引领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做好个性化服务,明确学习起点,动态诊断学习情况,为推进更精准的教学做好辅助。建设智慧校园,引入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利用数字工具提升学习效率,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新支持。学校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运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完善数字化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依托信息技术,鼓励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张小琴 许洁
编辑 黄飞
二审 凌洁
三审 陈乾熙
相关文章:
中国智能辅助驾驶企业探索多元化出海模式05-27
数字赋能教育 变革点亮未来——遵义市播州区第六小学绘制教育数字“新未来”05-26
稳就业 保民生|泰州支持龙头企业对新聘和在岗员工进行实训 ——到岗就能用 用了就见效05-26
吉林日报:长白县人社局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活动05-24
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储能需求将会增长05-23
女儿要填志愿了,学霸爸爸做了一份PPT:确保不浪费中考每一分05-18
人工智能赋能,让教育更精彩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