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2025年7月-8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故事青年说”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浙江省余姚市等7省20余地开展抗日战争红色通信专题调研、红色精神实地感悟、红色故事情景讲述等系列活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中,红色通信始终串联着烽火岁月的坚守与传承,是革命先辈用智慧与热血铸就的信息生命线,更是红色精神在通信领域的深刻烙印。无论是太湖游击队的情报传送,还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凝聚,都离不开红色通信的支持。南航学子跟随红色足迹,触摸历史温度,聆听使命回响,感悟红色精神,把这份跨越时光的坚守化作南航学子深耕专业、报效家国的信念,让通信报国的初心愈发坚定。
在芦苇荡中读懂忠诚,橹桨划出“初心线路”
苏州小队走进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这里镌刻着太湖儿女的抗日壮歌。
通过馆内的场景复原与史料陈列,团队成员了解到新四军战士依托芦苇荡、通信船与联络站传递情报的故事,深刻认识到他们熔于血脉的忠诚本色。团队成员被这份不畏艰险的坚守深深触动,在追忆烽火岁月中感悟红色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让橹桨划出的“初心线路”在青春征程上继续延伸下去,用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书写新时代的奋进华章。

从老报刊中感受温度,油墨印就“信仰线路”
浙江小队走进浙东抗日根据地《新浙东报》社旧址,这里留存着烽火岁月的精神印记。
团队成员从旧址的报刊陈列与史料记载中,了解到《新浙东报》的发展轨迹。他们认识到这份报纸不仅是传播党的理论、刊载胜利消息的重要载体,更是凝聚军民信念的牢固纽带。韬奋书店翻印的革命著作,让进步思想在浙东大地生根。字里行间,团队成员被信仰力量深深感染,共同讲述报刊背后,军民以笔为枪、护线传信的故事,在触摸油墨温度中传承“信仰线路”,立志用电信之声传递家国情怀,以电信之声报效祖国。

从滴答声中听见坚守,电波架起“使命线路”
南京小队走进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这里回荡着隐蔽战线的无声电波。
团队成员通过馆内复原的办公场景了解到李克农等先辈在敌人严密监视下,依托隐秘通信开展工作的故事。他们在方寸之地传递情报、协调力量,以坚定信念与高超智慧架起无形“电波桥梁”。团队成员通过讲述电波背后的使命担当,深刻领悟先辈们的使命担当,在“滴答滴答”的回响中传承“使命线路”,让忠诚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

在老设备上看见突破,机枢延续“创新线路”
北京小队走进中国电信博物馆,这里展示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

在这里,团队成员参观了克利特键盘凿孔机、老式电话机、“半部电台”等设备,了解到红军战士突破困境,创建首个无线电台的艰苦历程。从老式设备到5G核心网模型,技术迭代中跃动着不断突破的创新基因。团队成员在参观讲述过程中深刻领悟到先辈们追求突破的精神,立下了要续写“永不断线”的通信传奇的誓言,在凝视机枢运转中延续“创新线路”,让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此次暑期红色通信专题实践,团队成员解码烽火岁月的红色通信印记,通过实地讲述红色故事,在历史回溯中与革命精神达成跨越时代的深度共鸣对话。南航学子们循着红色通信的足迹,在芦苇荡的初心、报纸的信仰、电波的使命、设备的创新中,感受跨越岁月的精神力量。
团队成员表示,要把这份感悟化为奋进之力,深耕专业领域,勇担时代使命,让红色通信精神在信息时代绽放新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将继续深耕红色沃土,通过更加多元的实践形式,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让革命精神成为照亮前路的灯塔,在新时代续写红色传承的崭新篇章。

(供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故事青年说”社会实践团队)
本文来自【新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从烽火电波到精神谱系:南航青年解码红色通信的传承密码09-02
“童心”点亮“中国红” 娄底大科小学以沉浸式入学礼厚植家国情怀08-31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08-31
庆祝第41个教师节,教育部通知来了08-29
“鸟叔” 被警方调查!08-28
学习新语·抗战|中流砥柱 民族先锋08-19
尺素越重洋,丹心照汗青!纪录片《烽火侨“批”》开播08-16
我科研团队研发新型“离域电解液”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