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一”,跟着诗词游桂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0:39:00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五一”假期,“去桂林”又成了许多人旅游愿望清单上的一项。怎么玩转这座魅力之城?古人早把攻略写进了古诗里。

要问古人中谁最先到桂林旅游,南朝文学家颜延之必须有名字。他常常在独秀峰下的读书岩读书作诗,其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孚邑间”就刻在独秀峰的山麓上。

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内,孤峰拔地而起,气势非凡。每每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就像是披上了紫袍金衣,因而独秀峰又叫紫金山。爬上山可远眺桂林城中轴线,山下六百年历史的靖江王府布局严谨,气势森然,水光山色,亭阁轩昂。

看山归来,可以进入热闹非凡的东西巷,感受瓦肆里升腾的人间烟火气。再往漓江边走,便能看到与江西滕王阁、山西鹳雀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齐名的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自唐以来,文人来桂,都会慕名登上逍遥楼,临水赋诗,倚窗看江,把酒赏月。

往城南去,“城徽”象鼻山静静地站立在碧波中。春天的漓江温柔而丰沛,令人不禁想起了明代诗人孔镛的《象鼻山》:“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其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唐宋以来,象鼻山一直是文人雅士中意的游览胜地。若到十五月圆夜,水月洞与江面构成了一轮圆月,与天上的圆月相互辉映。难怪宋代诗人宋蓟北处士在目睹“象山水月”这一自然奇观后,挥笔写下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诗句。

城东方向,訾洲岛上白鹭翩飞,绿荫环绕,亭台楼阁,燕子归来。“一雨便清凉,风回百草香。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僧赋蠲新帖,墙榛斩旧行。归鞍乘晚霁,空翠满轻装。”宋代诗人张孝祥曾作《訾洲即事》来描绘洲岛上的美景。

訾洲位于漓江东岸,与象鼻山相对,是漓江上的沙洲。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经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故訾洲也称浮洲。在这里,东可望七星山、穿山、塔山;西可观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象鼻山、雉山、南溪山、斗鸡山。若遇连绵细雨,江上烟波浩渺,訾洲宛若蓬莱仙境,桂林八景之“訾洲烟雨”的名场面就这样诞生了。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春夏之交,南溪山公园的花草树木繁盛,风过含香。“霸占”了一春的樱花谢幕,绣球花悄然登场。

玄岩幽色、岩泉灵秀、云烟粉崖、花满山坡。自唐代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桂管观察史李渤主持开发南溪山后,此后千年,这里便成了文人雅士赏花游乐胜地。清代光绪十八年,桂林著名画家、诗人朱树德还把“南溪新霁”列为桂林续八景之一。他也写诗盛赞道:“耸峭南溪山,何年辟仙境。龙岩孕玉泉,碧漾清溪影。芳藻映光辉,波入雉山静。雨霁试新茶,游人争汲绠。”

山水有灵,诗心不朽。这个“五一”,让我们跟随着诗歌,开启一场山水间的“诗意之旅”。

来源: 桂林日报

相关文章:

“五一”,跟着诗词游桂林05-05

郑州市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南溪路校区亮相二七区劳动教育成果展04-30

将有两次较强降雨!桂林未来几天天气…04-29

十日谈·春日读书|西厍:眼下是春天,我想起了你04-16